MLF数字营销平台

2021年1月29日贸易预警

2021-01-29

1、韩国对华聚酯全拉伸丝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

2021年1月27日,韩国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应韩国化学纤维协会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聚酯全拉伸丝(Polyester Filament Fully Drawn Yarn,FDY)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涉案产品的韩国税号为5402.47.9000。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损害调查期为2017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除另行延期(2个月)外,初裁将于立案公告发布于官方公报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

利益相关方应于公告发布于官方公报之日起3周内进行应诉登记。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2、美国作出缓蚀剂双反终裁

2021年1月2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缓蚀剂(Corrosion Inhibitors)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裁定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130.52%~277.90%,税率详见下表;裁定强制应诉企业南通波涛化工有限公司(Nantong Botao Chemical Co., Ltd.)的补贴率为61.62%,强制应诉企业Jiangyin Delian Chemical Co., Ltd.的补贴率为93.05%,上海泰禾化工有限公司(CAC Shanghai Chemical Co., Ltd.)、江阴金山福达化工有限公司(Jiangyin Gold Fuda Chemical Co., Ltd.)、辛集市玺宸热能有限公司(Xinji Xi Chen Re Neng Co., Ltd.)的补贴率为239.21%、其他生产商和出口商的补贴率为77.34%。本案涉及美国协调关税税号2933.99.8210和2933.99.8220项下的产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预计将于2021年3月11日对本案作出产业损害终裁。

2020年2月26日,应美国企业Wincom,Incorporated于2020年2月5日提交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缓蚀剂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20年3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投票对进口自中国的缓蚀剂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2020年7月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缓蚀剂作出反补贴初裁。2020年9月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缓蚀剂作出反倾销初裁。


3、加拿大对华碳钢紧固件启动双反期中复审立案调查

2021年1月25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CBSA)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碳钢紧固件(Certain Carbon Steel Fasteners)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期中复审立案调查,以重新确定罗百盛紧固件(嘉兴)有限公司(Robertson Inc. (Jiaxing))涉案产品的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本案涉及加拿大税号7318.11.00.00、7318.12.00.00、7318.14.00.00、7318.15.00.10和7318.15.00.49项下的产品。


4、巴西对华铅笔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1年1月21日,巴西经济部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GECEX)发布2021年第141号决议,对原产于中国的由木材、热塑性树脂(塑料树脂)或其他材料组成、含有石墨或有色矿、碳酸盐染色的书写、绘图和/或着色的铅笔(葡萄牙语:lápis de escrever,desenhare/ou colorir)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裁定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0.36~5.55美元/公斤的反倾销税,有效期为5年,涉案出口商/生产商浙江江山龙腾笔业有限公司(Zhejiang Jiangshan Longteng Pen Industry Co. Ltd.)为0.36美元/公斤,Jiangxi Jishui Jixing Stationery Co Ltd.为0.57美元/公斤,浙江彭胜文教用品股份有限公司(Zhejiang Pengsheng Stationery Co Ltd.)为2.78美元/公斤,安硕文教用品(上海)有限公司(Axus Stationery (Shanghai)Co. Ltd.)、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eifa Group Co. Ltd)等69家生产商/出口商为1.77美元/公斤、苏州市华中文具有限公司(Suzhou Huazhong Stationery Co. Ltd.)以及其他出口商/生产商均为5.55美元/公斤。详细税额见附表(巴西对华铅笔反倾销终裁征税表)。涉案产品的南共市税号为9609.10.00。本决议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本案反倾销措施不适用于蜡笔、粉笔以及含橡皮擦的铅笔。


5、巴西暂停对涉华塑料真空采血管征收反倾销税

2021年1月20日,巴西经济部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GECEX)发布2021年第147号决议,出于公共利益考虑,为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决定暂停对原产于美国、英国、德国和中国的塑料真空采血管(葡萄牙语:tubos de plásticopara coleta de sangue a vácuo)征收反倾销税,有效期至2021年6月30日。涉案产品的南共市税号为3822.00.90、3926.90.40及9018.39.99。本决议自2021年1月16日起生效。

2013年11月4日,巴西对原产于美国、英国、德国和中国的塑料真空采血管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2015年4月30日,巴西对原产于美国、英国、德国和中国的塑料真空采血管作出反倾销终裁,从价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其中美国为45.3%~86.5%,英国为71.5%~492.8%,德国为11.1%~93.3%,中国为49.5%~638.1%。2020年3月27日,巴西经济部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GECEX)发布2020年第23号决议,出于公共利益考虑,为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决定从2020年3月26日至2020年9月30日暂停对原产于美国、英国、德国和中国的塑料真空采血管征收反倾销税。2020年4月30日,巴西外贸秘书处于《联邦政府公报》上发布2020年第30号公告称,应巴西国内企业Greiner Bio OneProdutos Médicos Hospitalares Ltda.的申请,对原产于美国、英国、德国和中国的塑料真空采血管启动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6、美国企业对特定开启容器的设备和方法提起337调查申请

2021年1月28日,美国Draft Top, LLC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及销售的特定开启容器的设备和方法(Appartus and Methods of Opening Containers)侵犯了其专利权。

中国Mimtiml, China、中国KKS Enterprises Co., Ltd., China、中国Kingskong Enterprises Co., Ltd., China、中国Du Zuojun, China、美国WN Shipping USA, Inc., Inwood, NY、美国Shuje Wei, Pomona, CA、美国Express Cargo Forwarded, Ltd., Los Angeles, CA、美国Tofba International, Inc., Hawthorne, CA、美国Hou Wenzheng, Hebron, KY为列名被告。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7、美国ITC发布对可重复使用折叠式吸管及其组件的337部分终裁

2021年1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可重复使用折叠式吸管及其组件(Certain Foldable Reusable Drinking Straws and Components Thereof,调查编码:337-TA-1183)作出337调查部分终裁:对侵犯美国注册专利号10123641的第1-12、14-17项申诉的行为发布普遍排除令,终止本案调查。


8、美国ITC正式对有源矩阵OLED显示设备及其组件启动337调查

2021年1月2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有源矩阵OLED显示设备及其组件(Certain Active Matrix OLED Display Devices and Components Thereof)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243)。


9、美国ITC正式对包括视频门铃的网络摄像机系统及其组件启动337调查

2021年1月2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包括视频门铃的网络摄像机系统及其组件(Certain IP Camera Systems Including Video Doorbells and Components Thereof)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242)。

2021年1月6日,美国SkyBell Technologies, Inc. of Irvine, California、美国SB IP Holdings, LLC of Irvine, California、美国Eyetalk365, LLC of Cornelius, North Carolina向美国ITC提出337立案调查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该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美国注册专利号9,432,638、9,485,478、10,097,796、10,097,797、10,200,660、10,523,906、10,674,120),请求美国ITC发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