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个月,美国关税战所带来的某些最严重附带伤害将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美国的保护主义有可能加剧这种不利影响,阻碍非洲经济的一体化。
2018年全球复苏势头被美国的关税战破坏之后,世界银行在6月份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将仅增长2.6%。IMF已经确认,贸易战可能使2020年全球GDP损失4550亿美元。
在对经济预期的下调中,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不利影响也有所反映。4月份,世界银行将该地区201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2.8%。
在2015年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之前,非洲享受了十年的快速增长。由于工业生产下降,尤其是中美贸易战正在造成破坏,恢复这一增长水平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确实,贸易战对非洲的附带伤害就要开始了。
贸易战对非洲的影响
最近,非洲开发银行行长阿金吾米·阿德希纳警告说,中美贸易战和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对非洲经济前景构成的风险"每天都在上升"。德国经济衰退也为这种前景推波助澜。
其间接反映,是尼日利亚、南非和安哥拉这三大经济体的前景黯淡。这三个国家占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每年经济产出的60%左右。目前,三国都在忙于应对各种挑战,这使它们难以为经济增长势头增添动力。
尽管非洲不是中美贸易战的直接目标,但美国加征关税通常预示着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当地货币大幅贬值以及主要交易所的股价大跌。今年早些时候,非洲开发银行警告称,贸易冲突可能导致未来两年资源密集型非洲国家的GDP下降2.5%,石油出口国的GDP下降1.0%。
美国加征关税和全球前景黯淡导致中国的生产放缓,从而减少了北京对非洲原材料的需求。中国需求放缓的前景有可能进一步使非洲每年的出口额下降。
这一地区最大的对华出口国相当脆弱,除了南非和安哥拉,还有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加纳、加蓬和尼日利亚,这些国家的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国对资源的需求。其他非洲国家也有40%以上的出口依赖中国,比如南苏丹、厄立特里亚、冈比亚、几内亚和津巴布韦。反过来,非洲对美国的最大出口国也非常脆弱,特别是安哥拉、南非、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加纳、几内亚和尼日利亚,它们也依赖美国的进口能力。
最近,国际上的关注焦点一直是那些依赖中国贸易与投资的非洲国家,而现在的关注点应当扩大到依赖美国贸易与投资的非洲国家了,因为在过去二三十年里美国在非洲的经济存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美对非贸易与直接投资的颠覆性变化
2018年12月以来,特朗普政府新的"非洲战略"强调了三个优先: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贸易;打击恐怖主义;以提高效率之名削减援助。第一个原则反映在"繁荣非洲"倡议中,这个倡议的目标是大幅增加美国和非洲之间的贸易与投资。
然而,要了解美国和中国在非洲扮演的真实经济角色,就应当从长远角度来看。让我们从贸易开始。从冷战结束到布什时代之初,美国每年对非洲的进出口总额不足10亿美元。非洲对华盛顿来说等同于不存在。同期,中国对非洲的出口增加了五倍多,达到60亿美元,而中国从非洲的进口增长更快,几乎增加十倍,超过40亿美元。
在全球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的对非贸易额升至1000亿美元,仅比中国少20亿美元。中国与非洲的贸易保持着平衡,但美国不是,美国从非洲的进口比它对非洲的出口高2.5倍。
在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结束、能源价格崩溃之前,中国对非洲的贸易额在2015年达到了2000多亿美元。经过后来的下降,中国对非贸易额在2017年又恢复到1550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的贸易额一度降至500亿美元,如今保持在每年仅550亿美元的水平。中国对非洲的贸易顺差约为350亿美元,而美国对非贸易逆差接近130亿美元。前者在非洲引起了一些不满,后者对于特朗普的贸易鹰派来说却是无法接受的。